今年入伏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苍蝇、蚊子等吸血昆虫增多,猪的传染性疾病也随之增多,尤其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的疾病如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逐渐进入发病高峰。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并发感染,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养猪户应注意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弓形体
猪弓形体,即弓形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血液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猪弓形虫病最早的报道是在美国俄亥俄州(1952年),继之在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也相继有发生本病的报道。猪爆发弓形虫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因此,目前猪弓形虫病在世界各地以成为重要的猪病之一而受到重视。我国于1977年在上海发生的“猪无名高热”,最后确诊为猪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袭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虫,猫是其终末宿主,虫体寄生在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牧草、饮水和饲料,被人或猪等40多种动物吃下后而发病。被吞食的卵囊进入中间宿主的肠道后,卵囊中的子孢子逸出,进入中间宿主血液而分布到全身各处,再进到细胞内繁殖,引起人、畜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温高、湿度大多见。
母猪呈隐性感染,虽本身不显症状,但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或产下弱仔;若未发生胎盘感染,产下的健康仔猪吃母乳后,亦会感染发病。5日龄乳猪即可发病。育肥猪及后备种公、母猪多在3~6月龄感染发病,其中以3月龄多发。
猪附红细胞体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 、血浆及骨髓的一类微生物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 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该病临床上以发热 、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等特征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 ,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按其主要特征应属于血液病。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血虫体属也称附红细胞体属。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实际上是种名,如锦羊附红体、温氏血虫体、猪附红体、牛附红体、人附红体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动物及家畜附红体感染。由于猪附红体病的传播之广及其对畜牧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畜牧兽医界、外贸检疫界的重视。这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已逐渐引起医学界注。
接触性传播 : 1986年欧洲报道的一例人因与家畜接触发生感染。但接触性传播是否成立,是否传播具有方向性、对象性或特意性等都是目前所关注的。
血源性传播 :污染有附红细胞体的手术器具、注射器或针头等器具而发生的感染,或阉割、断尾、打耳号、剪毛时造成传播,其次是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母源性传播。新生哺乳仔猪经垂直传播感染而患附红细胞体病,可通过胎盘进行垂直感染。
媒介昆虫传播 :这是目前认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该病多发生于夏季或雨水较多的季节,而此期正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繁殖的高峰期。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可传播附红细胞体的节支昆虫有:猪虱、蚊子、苍蝇、吸血蝇、螨虫等。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有的超过42℃呈稽留热(常发热7~10天),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液;耳尖、臀部、阴户、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肤及神经末梢上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紫,由于病猪出血,后期易贫血而致皮肤苍白;大便干结、小便发黄,随着病情加重,后期小便发红,有的甚至血尿。
解剖变化:
血液稀薄或变化不明显,皮下水肿,有黄白色胶冻样浸润,肌肉发黄。全身骨骼肌色泽变淡、稍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出血斑点。肝脏肿大,黄疸,肝脂肪变性,胆汁浓稠,肝有实质性炎性病变、坏死,脾被膜有结节,结构模糊;肺叶边缘充血、出血,间质增宽,纵隔淋巴结水肿,心肌软,有条纹状坏死;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有的有心包积液;肾脏有出血点;弥漫性血管炎症,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于血管周围,个别病例有出血性肠炎。
猪弓形体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防治:
预防保健
消毒:维尔康宝典按1:500的比例稀释喷洒圈舍环境消毒,每3日一次。
保健:每1000kg饲料或2000kg饮水中添加长笑严诺500g+维尔先400g+维严亢颗粒500g,连用1周。
治疗:维尔康多抗0.1ml/kg体重+维尔康金亢0.1ml/kg体重混合肌注,维尔康篙勉0.2ml/kg体重,分点肌注一日1次,连用2~3日。
治疗期间全程配合100kg饮水添加维生素C可溶性粉100g+酐胜排杜速100g+葡萄糖5kg混饮。